top of page

中華民國雙十節—西方組建保衛台灣的民主聯盟


今天,2022年雙十節,是中華民國111週年。俯瞰台海兩岸:共產中國,觀其內政,上有刀光劍影,權鬥慘烈,欲固暴君之位;下有清零暴政,經濟凋敝,蒼生嗷嗷待哺;觀其外交,無視是非,助普聯俄,漸成敗軍之友;窮兵黷武,威懾台海,開罪文明世界;中共國勢衰竭,內憂外患,陷入日益孤立的世界格局中。反觀台灣中華民國,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科技發達,並成全球高端芯片之重鎮。


然而,台灣卻面臨著北京劍拔弩張的軍事脅迫,特別是今年8月初美國眾議長南希 佩洛西訪問台灣之後,情勢更為緊迫,北京咄咄逼人。據報導,習近平甚至擬定了武統台灣的時間表。


面對這一形勢,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有何應對措施呢,這是我們今天主要關注的問題。人們注意到,美國與其他盟友正在組建一個大聯盟,以便阻擊中共的侵台行徑。這個大聯盟包括軍事聯盟、高科技聯盟和政治聯盟。


一、保衛台灣的民主聯盟

1)背景

今年8月初,美國聯邦眾議長南希-佩洛西訪問台灣,北京極其惱怒,隨後以此為藉口舉行環台軍演,發射多枚導彈於台灣四周,形同封鎖,中共軍機亦多次跨越台灣海峽中線,軍事挑釁咄咄逼人。


2022年9月16日,美國中央情報局副局長科恩(David Cohen)披露了一則消息,稱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下令解放軍在2027年以前做好準備以攫取台灣。似內部頒布了武統台灣的時間表。早在2021年的6月17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評估:北京為了統一,有可能在未來6年內武力犯台。現在的情況是,中國的核威懾能力正在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擴張,武統台灣的野心和威脅也越來越大。鑑於中國作為核大國的崛起構成了歷史性威脅和挑戰,美國需要重新評估當前政策。


有鑑於此,美國政府認為,除了迅速強化自身的軍事力量之外,更重要更長遠的戰略是,必須與盟國聯手,以抗擊俄國與中共的常規戰爭和核子戰爭的威脅。在這方面,美國與民主國家盟友佔有壓倒性優勢。


2)以民主大聯盟應對北京侵台

近年來,面對台灣中華民國所受到的威脅,美國與其盟友正在建立一個大聯盟,以便阻擊中共的侵台行徑。這個大聯盟包括軍事聯盟、高科技聯盟和政治聯盟。

軍事同盟


AUKUS:指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成立於2021年9月的“AUKUS”,可以分享三國在人工智能、網絡技術、水下系統和遠程打擊能力等高科技領域的信息和技術,在南中國海和太平洋其他地方阻嚇中共咄咄逼人的軍事行為。


Quad: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構成的《四方安全對話》,是美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非正式戰略對話,依靠成員國之間的對話維持。四邊安全對話是2007年由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起的。 2021年2月被激活。其聯合聲明“四方精神”強調了對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共同願景,這是東海和南海基於規則的海事秩序,主要針對中國。

高科技聯盟


Chip4:是美國同日本、韓國和台灣建立的“芯片四方聯盟”,為的是圍堵中國芯片業的快速增長。 10月7日,美國政府公佈了一系列範圍廣泛的出口管控措施,規定:未經美國政府許可,不僅美國企業不得出口先進芯片、芯片製造設備及其它相關產品到中國大陸,而且在世界任何地方,凡是使用了美國工具或技術製造的相關芯片產品,也將受此規範約束。美國商務部工業暨安全局通告說,這一最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將限制中共取得先進運算芯片、發展和維繫超級電腦、以及製造先進半導體的能力,而這些能力和相關設備一直被中共用於提升其軍事系統,包括研發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甚至被用來侵犯人權。


美國商務部最新的限制措施除了涉及先進芯片本身之外,還涉及相關的芯片製造設備。這將對中共試圖發展自己的芯片製造產業鏈形成極大製約。


美國擴大針對中共的出口管制,是基於美國《出口管制條例》中被擴寬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川普在任美國總統的時候,美國政府就曾據此對中國電信巨頭華為(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進行了嚴厲的製裁。新宣布的措施中,很大一部分是希望防止外國公司向中國出售先進芯片和工具。目前,美國正在與盟國討論具體的實施計劃。


政治聯盟


美國的外交人員四年來折中樽俎,穿梭外交,要求西方盟友聯合起來一起抗擊中共對台灣的任何形式的侵略,由於習近平政權倒行逆施對台灣的威懾和對各國的刺激,美國的外交成效顯著。前一段時間全球主要民主國家一會代表團和外交官員走馬燈似的往訪台灣,就是一個鮮明的象徵。特別是最近,美國將出台的“台灣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 of2022),這是2022年美國國會一部審議中的對台法案。美國一馬當先,將承認與尊重台灣的主權地位。法案明確規定,未來五年將提供近65億美元強化台灣防禦,禁止美國政府官員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並建議美國視台灣民選政府為台灣人民的合法代表,禁止對美國政府與台灣政府的官方互動施加各種限制,為將來可能的更多安全保障與貿易優惠鋪路。這是美國與台灣最全面的一次政策調整。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2021年提出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已在日本朝野引起共鳴,並成為日本現任政府的重要政治遺產。台灣是影響美日同盟和中共關係的最敏感和最危險的安全問題,日本現任首相岸田文雄在多個場合都提到,“在任何地區,都不允許破壞主權或領土完整,或以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


德國在過去幾十年中,曾因顧慮北京感受,與台灣關係一直處於降級狀態,但2021年年底出現了德台提升關係的跡象。台灣兩字不僅第一次出現在德國聯合政府的執政協定中,聯合政府還一致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組織如WHO等。


英國對中國的態度也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幾年前,英國的政客對英中關係良好十分自豪,但是幾年工夫下來,英中關係完全變了味,一系列問題從香港、西藏、新疆、華為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和美中對抗、氣候變暖等等,使中英關係從“黃金時代”跌至冰點。新首相特拉斯(Liz Truss)更誓言,將把中國視為英國國家安全的“威脅”;若中國入侵台灣,英國決心與盟友合作,確保台灣能保衛自己。


衛台民主國家大聯盟


一個防衛台灣的包括高科技聯盟、軍事聯盟和政治聯盟在內的民主國家大聯盟正在形成。大聯盟能夠成型的根本原因是,台灣和這些民主國家,有相同的價值觀和相似的民主制,台灣是他們的盟友。此外,在地緣政治格局中,台灣亦處於中樞紐帶地位,絕不容有任何閃失。更加上台灣在全球高端芯片產業中的無可替代的地位,中共欲對抗這個衛台大聯盟,顯然是不自量力。


二、馬斯克的不協和音


馬斯克插嘴台海問題之用意最近,全球首富埃隆·馬斯克建議把台灣變成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這番話引發軒然大波,台灣中華民國已表態絕不接受,拒絕了任何此類製度安排。

馬斯克何以如此作為?當然眾所周知的是他在中國的巨大投資利益—特斯拉,想兩岸止戰。不少觀察家認為他不懂政治,卻喜歡放言政治。其實,他是以話語來買保險。他有他精明的盤算。他當然知道他這一建議不可能行得通,但他知道此舉會暗獲北京歡心,可策其在中國的投資安全;雖然北京外交部、中共黨媒央視斥之為“妄議中國內政”,但其實是望眼欲穿地暗中期待其實現。


果然,中共當局對馬斯克涉台建議的態度卻在幾個小時之後出現180度逆轉。曾與馬斯克多次見面的中國駐美大使秦剛美東時間星期六下午晚些時候在推特上貼文,對馬斯克的涉台建議公開表示感謝。 “我想感謝埃隆∙馬斯克,感謝他對兩岸和平隊呼籲以及他關於建立台灣特別行政區的想法,”秦剛說。 “事實上,和平統一和一國兩制是我們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原則,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途徑。”


機關算盡恐誤了長遠生意


馬斯克“機關算盡太聰明,”他的建議損害了台灣人,甚至損害了民主國家聯盟在地緣政治乃至價值觀上協防颱灣的共識,因此,從長遠看,也將損害他的弘大科技企業野心的實現,“反誤了卿卿利潤”。


對此,台灣陸委會回應,馬斯克單純以企業投資利益考量,提出將一個民主國家變成另一個專制國家的特別行政區建議,台灣或任何國家人民都不會接受。中華民國台灣在區域民主政治及全球科技經濟佔據關鍵位置,不是任何商業交易或收購下的產物,也早已拒絕中共的任何制度性安排。


陸委會指出,台灣在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供應鏈的優勢,長期以來也與特斯拉公司合作;“我們歡迎馬斯克先生等國際企業人士有機會來台訪問交流”實際了解台灣民主自由創新發展,帶動世界技術文明進步,與共黨專制市場體制、惡意脅迫打壓是截然不同的。


三、台灣聯合友邦,自立自強


今年2022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十一周年。它提示中國人,台灣中華民國是辛亥革命留下的合乎普世價值和國際主流秩序的政治遺產。在此中國大陸內憂外患山雨欲來的時刻,持續生存了一個多世紀的民主自由繁榮的中華民國,把現代中國的法統問題推到了國人面前。

當前,台灣人民面對北京劍拔弩張的軍事脅迫,兩千三百萬同胞枕戈達旦,強固捍衛自己生活方式的意志與決心,鎮靜自若,舉世讚賞,獲全球民主國家在物資上與精神上的強力支援;台灣嚴陣以待,一身系天下安危。 “七十年河東,七十年河西”,今日台海兩岸之民意指歸,兩岸政府在全球各國民調中的位置,其黑白之分,昭若日月,昭示了不遠之將來的歷史走向。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